城市发展与高校发展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城市发展需要高校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人才和智力支持,高校发展则需要城市提供好的环境、资源和条件支撑。纵观国内外城市发展的经验,城市强,大学就强,同样,大学强,城市也强。城市的繁荣发展,无不浸透着所在城市高校的深度参与和全力支持。
进入新时代,伴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阶段转变,青岛要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必然面临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任务。山东的发展离不开青岛的贡献,青岛如果缺少动力,整个山东的压力就会变大。对青岛而言,通过新旧动能转换,不仅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对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国家起到辐射作用,继续做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青岛瞄准打造国家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的目标,聚焦新旧动能转换,按照市委提出的突出创新引领,实现三个更加目标要求,加大改革步伐,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全力迈向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创新源和人才库,高校更是责无旁贷。
一、引领高校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切实发挥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两会广东代表团讨论时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因此,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是改革人才政策和创新机制,把高校建成青岛发展的人才库和蓄水池。
一是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城市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的集聚地,迫切需要政府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政策,构建良好的引才、用才环境,从而激发人才新活力。要尽快建立符合国际规则和惯例的引才机制和服务模式,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支持外籍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来青工作、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人才签证、工作许可审批、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子女入学、创新创业、资助补贴等方面的优渥待遇。对高端紧缺人才,探索实施科技成果转让、科研成果奖励政策,健全并完善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绿色通道,畅通人才在高校、机关、企业、社会组织之间的合理流动。
二是加大对高校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一个城市要形成巨大的人才和资源集聚效应,必须要建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知名影响和示范带动作用的高校。近年来青岛加快筑巢引凤,吸引优质高校资源,短时间内形成了名校云集效应,但是要真正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长期有效集聚,还要下大力气,加强对青岛本土高校的扶持建设力度,要制定竞争性方案,加大对高校的投入,分层分类支持高校加强“双一流”建设,有重点地推动几所高校、一批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
三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2017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抓紧修改或废止影响高校发展和教学科研人员积极性的、不合时宜的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保持改革政策协调一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一系列的改革举措说明,新时代推进“放管服”改革,关键是要从制度建设上为高校发挥新旧动能转换的作用提供强大支撑或保障,推动高校自身加快质量变革、提升内涵建设,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
二、引领社会力量与高校一起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共同发力
社会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也是直接影响高校发展生态的重要因素。通过服务社会,高校能够更有效地加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更好地推动高层次团队建设。要发挥好高校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作用,必须引领社会力量与高校一起共同发力,重点是推动高校建成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创新高地,让高校更好地服务新旧动能转换。
一是大力推动产学研用链条式合作。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是科技创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学校是创新的源头,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可以推动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更好地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所以,政府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和协调机制,发挥企业筑巢引凤的作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青岛历来有“品牌之都”之美誉,海尔、海信、青啤、青岛港、澳柯玛等企业驰名中外,要发挥本土企业的优势,通过建立企业与高校的人员交往机制,开展挂职锻炼,聘请高层管理人员担任高校创新创业导师等方式,形成良性的互动交流机制。
二是扶持形成若干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伴随着青岛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很多大型企业在青岛建有产业园区,依托产业园区又建设了高水平的创新平台,这些创新平台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但是依然存在人才资源不够集中的问题。而高校既有平台优势,也有丰富的人才优势。因此,政府要扶持企业加强和高校的深度合作,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的,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打造服务青岛产业升级的高端创新平台。
三是引导激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办学。高校要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好作用,绝不能闭门造车,要坚持开放办学,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有针对性地服务社会需求。近年来,苏州市通过实施“名城带名校战略”,依托城市发展和社会资源,推动学校发展,又依靠学校的发展,反哺城市发展,走出了一条可供借鉴的发展路子。要服务好新旧动能转换,就要加强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与高校的对接,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发挥好社会力量的咨询、协商、审议和监督职能,从而助力高校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高校在新旧动能转换中要找准几个着力点
高校要以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为眼光,考量学校改革发展的成效,以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自身新旧动能转换为目标取向,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高校人才、学科和智力等创新资源,为青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是打造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高端智库。高校作为教学、科研中心,可以充分利用人才、信息等资源,发挥思想源、智慧库和人才泵的优势,为青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依托高校成立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高端智库,汇聚一批国内外一流学者、行业领袖、政府官员参与智库建设,聚焦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前瞻性地组织重大战略、制度、政策和基础理论等方面研究,打造成为承接市、区政府重大课题的高地,为青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提供决策咨询。
二是构建与十大产业统筹发展的格局。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中心,也是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随着青岛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加,科技创新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高校要打开院墙搞科研,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青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际,聚焦“四新四化”和青岛现代经济产业体系,瞄准优势特色产业和未来新兴产业,发挥高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找准结合点,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依托一批国家级重点科技平台,建成服务青岛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青岛高校要聚焦海洋特色,强化对海洋产业名城的支持,重点是要发挥各高校学科的优势,这样才能形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海洋产业发展。
三是汇聚海内外高端人才打造创新高地。高校要实现高水平发展,必须在人才上占得先机,下好先手棋,实现由建设自身高层次人才平台向服务青岛建设全国科技创新平台转变、由保障自身学术振兴向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创新转变。从全国的情况看,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日益成为人才的汇聚地,极大地推动了高水平大学建设,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因此,青岛高校要围绕新旧动能转换,聚焦“四新四化”建设,进一步加大人才团队引进培养力度,面向全球延揽一流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同时,建立良性竞争激励机制,加强本土人才的培养,给予本土人才和海归人才同等待遇,更好地储蓄人才,更好地服务青岛新旧动能转换。
四是构建适应青岛发展新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青岛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加快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要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对接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主动调结构,转方式,优化本科专业结构,分层分类推进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形成高峰与高原结合的生动局面,增强与青岛城市发展的贴合度,为青岛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高校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五是巩固和拓展驻青高校各自特色优势。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要充分发挥各自高校的优势,不能平均用力。以青岛大学为例,青岛大学作为一所综合大学,具有学科门类广、服务优势鲜明的特点,应在推进科技创新和智库建设的同时,依托优势特色更好地服务青岛。一是依托青岛大学丰富的医学资源,发挥附属医院、附属心血管病医院和其他加盟医院的作用,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配合实施好青岛市“互联网+医疗健康”行动计划,搭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公共平台,大力提升青岛市民的整体健康水平。二是依托深厚的师范教育传统,提升服务青岛基础教育水平。充分发挥师范学院作为省市两级教师教育基地的作用,整合区域教师教育资源,完善本科教育为主体、研究生教育为先导、中小幼教师教育纵向衔接、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贯通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三是依托纺织、材料等特色优势学科,加快推进高性能海藻纤维、3D医学影像与计算机手术辅助系统、电动汽车智能化动力集成、互联网金融、知识产权、标准化等领域的成果转化、技术升级和人才培养,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5月28日《青岛日报》